漳台民俗与族谱网漳台民俗与族谱网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印尼泗水與龍溪古縣城的淵源

印尼泗水與龍溪古縣城的淵源

印尼泗水與龍溪古縣城的淵源(图1)

印尼泗水鄭氏裔孫回鄉謁祖在刻有《洲號泗淵源直通泗水》的古石柱旁拍照留念

百度詞條:印尼泗水

泗水(Surabaya),又稱蘇臘巴亞,是東爪哇省省會和最大城市,位於爪哇島東部,東北沿海的泗水海峽西南側,隔峽與馬都島相望,是印度尼西亞的第二大海港,早在中世紀開始就為爪窪的對外貿易港口。
泗水,爪哇語蘇臘巴亞(Surabaya),原意是鯊魚和鱷魚,因此地原為荒涼的沼澤而名,華人感其拗口,先諧成“泗裏木”,再進壹步雅化便成地道的漢名“泗水”,泗水是婆羅摩火山的門戶,印尼第二大城市,面積326平方公裏,常住人口270萬,城市的正北方是鄰近烏戎海軍基地的著名港口丹戎佩拉克,該港是僅次於雅加達的爪哇第二大港。

 關於泗水地名由來的壹個傳說和澳門地名由來十分相似(澳門是用媽祖閣命名),明末清初鄭成功、鄭經父子在中國東南沿海抵抗清朝統治:從南明永歷元年(1646年)到康熙十九年(1680年)長達34年導致福建閩南漳州年年戰爭百姓流離失所,大批中國福建難民來到印尼,帶來中國福建閩南民間信仰“泗洲佛”即“海神男相觀音”來到“蘇臘巴亞”建廟供奉,保佑人們免受鯊魚和鱷魚的傷害,後來在華人語中供奉“海神男相觀音泗洲佛”的廟宇“泗水廟”就慢慢演變為“泗水”的地名,泗水廟就是泗水觀音佛祖廟在泗水海邊規模龐大已經成為休閑公園,清朝同治八年印尼泗水華僑鄭拱照回鄉捐錢重修“龍溪縣古縣城鸛林泗洲佛祖寺”,石柱上刻“佛稱文,黎庶共仰文明。洲號泗,淵源直通泗水。”


歷史:
此地最早見於13世紀初宋代趙汝適《諸蕃誌》,稱重迦廬,元代汪大淵《島夷誌略》作重迦羅,都是此地古名 Jungala 的對音。
15世紀初馬歡《瀛涯勝覽》稱此地為蘇魯馬益。17世紀初,中國明代《東西洋考》中也稱此地作蘇魯馬益,當時蘇魯馬益“林木蔚茂,千余家,強半中國人。又有長臂猿猴數萬。”
殖民時代泗水也是在荷蘭的控制下。至二次大戰後印尼獨立,泗水成為東爪哇省首府。


中國明代《東西洋考》作者張燮就是龍溪人,晚年就隱居於龍溪古縣城附近的石獅岩印尼泗水與龍溪古縣城的淵源(图2)

相關閱讀:

百度詞條《印尼泗水》

中國明代《東西洋考》

印尼泗水與龍溪古縣城的淵源(图3)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漳台民俗与族谱网 » 印尼泗水與龍溪古縣城的淵源
分享到: 更多 (0)

弘揚閩南傳統文化,促進兩岸民間交流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