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台民俗与族谱网漳台民俗与族谱网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龍海市顏厝鎮路邊村掃帚橋

龍海市顏厝鎮路邊村掃帚橋

陳馨(文/圖)

誰都不會想到在漳州大橋引橋下還有壹座建於明末的掃帚橋,更奇怪的是,古橋旁邊有座建築面積壹百多平方米的三聖廟,古橋周圍到處都是苔蘚,橋下廟亭寂寥佇立,旁邊有顆參天菩提樹,樹幹抵達漳州大橋的橋梁,其軀幹在漳州大橋的壓迫下,不僅奇崛蟠曲,而且布滿鱗片,朦朧的陽光下恰似昂首欲騰的蒼龍,真是“樹老化龍骨,橋舊得苔多。”

掃帚橋的小路僻靜,從公路到橋,單程約三百米,且不直,拐彎抹角的,條石鋪的走道,平時那兒人很少,偶爾路過,也晃若影子。循著小路,猶如農夫走過田壟,印壹串足跡,播壹掬情思,覓壹縷靈感。這條小路不起眼,卻連著掃帚橋與三聖廟,通往古驛站。

明末南鄉溝壑縱橫,水患不斷,古驛道破敗不堪。明萬歷間進士、太常寺少卿顏繼祖丁憂回鄉期間,親眼目睹家鄉百姓出入不便,生活艱辛,經多方籌措,地方官員鼎力支持,四方百姓紛紛響應,耗時多年,壹條貫穿漳州南鄉的三十裏石路及五座橋梁終於建成通行。據說,位於今龍海市顏厝鎮路邊村橋浦社的掃帚橋就是顏繼祖的傑作。掃帚橋原為木橋,後來改建為石橋。橋有三墩兩孔,橋墩由方柱條石枕臥交錯壘砌,橋面是用九條石板條石鋪成,橋長9.2米,近廟壹端橋面寬為1.75米,另壹端橋面寬為1.6米,形如掃帚,故名掃帚橋。

奇怪的是橋面石板比兩邊道路稍低,過橋時須下坡,過完橋須上坡。在半坡的拐彎處,與古橋壹樣悠久的三聖廟金壁輝煌,氣勢非凡。午後的陽光懶懶地斜射下來,從菩提樹濃密的枝葉中悄悄地探出身子,便賴在古橋上,許久才慢慢地移動壹下腳步。巨大的樹冠毫不客氣地將橋面掩映在自己的陰影下,幸好還有個漳州大橋引橋的石墩頂著,依稀透出幾分威武來,算是撐了橋的面子。古橋無語,溪水有情,它慫恿成群小魚竄出水面嬉鬧,逗出無數喜盈盈的酒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漳台民俗与族谱网 » 龍海市顏厝鎮路邊村掃帚橋
分享到: 更多 (0)

弘揚閩南傳統文化,促進兩岸民間交流

聯絡我們